6月26日至27日,省住建廳會同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相關專家對西安市創建陜西省節水型城市工作進行考核驗收。專家組通過深入企業、單位、小區進行現場核查、資料質詢等方式,認定西安市各項創建指標全面完成,宣布西安市正式通過考核驗收,明年將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省級創建指標達標完成
6月26日,專家組對西安市節水型城市建設相關單位進行了現場檢查。先后對曲江水廠、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歐亞學院、灃西新城海綿城市雨洪調蓄樞紐示范點、草灘污水處理廠、西安經開第三小學、海珀蘭軒小區和市政府大院共8個單位進行了現場檢查。每到達一處,專家組通過現場勘察、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形式對各單位節水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細致詢問和深入了解。專家組一致認為我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開展扎實、節水成效顯著。
專家組組長高俊發代表專家組說,在創建指標完成方面:依照《陜西省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西安市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工作中,法規制度健全等五項基本條件全部符合標準要求;城市節水規劃、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節水資金投入、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自備井管理等七項基礎管理指標全部達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節水型單位覆蓋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等十三項技術考核指標中的九項指標全部達標,城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節水型器具普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城市水環境質量四項指標基本達標。
三年創建成效顯著
據西安市水務局局長呂強介紹,目前西安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40.4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3.4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60立方米,為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的1/4和1/7,屬于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城市。2016年,西安啟動創建節水型城市以來,嚴格按照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扎實推動創建,經過三年創建行動,達到了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要求。
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封停城市自備水源井2360眼,壓采地下水2.41億立方米。138家單位被評為省級節水型公共機構,184家單位被評為市級節水型公共機構;71個居民小區被評為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214個居民小區被評為市級節水型居民小區,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7.61%。40家企業被評為省級節水型企業,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達到15.7%。
2017年,全市建設“截污納管”10項工程,雨污分流率達到70%以上,污水處理設施規模達到277.6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率96.07%,再生水年利用量達到1.54億立方米,利用率26.96%。在城市規劃、建設環節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編制完成《西安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以西咸新區為樣板,以小寨、南門等區域為重點,累計建成雨水利用示范點51處,年收集利用雨水58.9萬立方米。形成了系統化、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為西北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參考范本。
本文轉載于新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